新语按: 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30年来,统一战线坚持把毕节试验区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平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即日起,“统战新语”将刊发系列文章,介绍30年来统一战线有关方面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共同见证乌蒙腹地、花海毕节的蜕变新生。 黔西县是民建中央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平台。30年来,在中央统战部的统筹支持下,民建中央凝聚力量、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重点实施 “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工程,连续17年选派干部到黔西县挂职,在黔西实施帮扶项目500多个,开展帮扶活动200多次,捐赠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协调项目建设资金3亿多元,促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多亿元,引导6家民建会员企业落户黔西兴业,有力助推了黔西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黔西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黔西县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9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07.13亿元,年均增长 1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790元、8604元;2017年,财政总收入达到26.23亿元,在1987年0.18亿元的基础上翻了7番,年均增长18.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9︰42.8︰40.3。 成 果 施“助推发展”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工作 黔西的经济发展受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制约较大。为此,民建中央开展多次调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原国家旅游局、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等部门协调,将黔西县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示范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推动黔西电厂二期、黔西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新仁乡集镇至化屋村14公里油路、县旅游接待中心。 加大推介力度。民建中央积极实施“东企西移”战略,组织东部十省市民建组织和民建会员企业家到黔西县考察投资,多次促成民建会员企业与黔西县开展招商引资洽谈,帮助黔西县在本地和东部省市开展大型招商引资活动20余次,与黔西县联合或协助举办“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黔西经贸洽谈会、“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贵州毕节试验区北京旅游推介会、“情系乌蒙”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2009中国杜鹃花都投资考察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促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多亿元。民建“百企黔西行”活动共促成国内19家优强民营企业与黔西县13家小微企业达成“结对帮扶”战略协作关系。 发挥界别特色。民建中央发挥联系企业家会员的优势,先后促成四川通威集团、上海子木实业有限公司、黔蒜香股份有限公司等民建会员企业落户贵州黔西经济开发区“同心产业园”投资兴业。引进民建会员企业浙江义乌润石置业有限公司在黔西县城南部新区实施“贵州同心商贸城”项目开发建设,总投资67亿元。引进会员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成以制造业为主的民建海大工业园。 举办重要活动。2013年,民建中央在毕节举办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论坛,助推试验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建中央和黔西县共同发力,成功在黔西举办了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发展峰会、2017特色小镇产业发展论坛、民建东部十省市对口帮扶黔西县第四次联席(扩大)会议暨“百千万”工程推进会、民建东部十省市组织聚力黔西县脱贫攻坚大决战推进会、民建“百企黔西行”活动、民建会员企业赴黔西考察投资推介洽谈会、民建全国省级组织宣传处长暨网站兼职编辑培训会、民建贵州省委牵手中天金融集团捐建助推黔西教育发展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实施“智力支持”工程,促进发展战略科学决策、人力资源培训 帮助提高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历届民建中央领导成思危、陈昌智、郝明金、张榕明、马培华、辜胜阻、张少琴、李世杰等高度重视黔西县的对口帮扶工作,亲自协调推动重大项目、深入基层倾听发展需求和群众心声,多次提出工作要求。民建中央换届之后,新一届领导班子心系试验区发展。 今年4月,郝明金主席带队,李世杰副主席参加赴贵州黔西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助力试验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建中央发挥专家会员的优势,组织会内专家帮助黔西县论证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帮助对口帮扶的新仁乡进行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初审,促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项目组承担《黔西县旅游产业发展近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在黔西县洪水镇设立乡村旅游研究基地,参与组织在黔西举办国际喀斯特旅游发展论坛,为全县旅游发展和经济建设,帮助建设“智慧黔西•同心扶贫”云平台。自2002年以来,民建中央先后派遣17名干部到黔西县挂职,直接为黔西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提高基层干部和劳动者素质。通过实施“千名乡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20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先后组织1100多名乡村干部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围绕民建中央在黔西开展的生态旅游、种养殖等项目,与会员企业联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6400多人次;培训乡村医疗卫生人员1000多名;与北京九华旅游职业学校、大连对外商贸学院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输出247人,配合中华职教社做好“同心•温暖工程”职业联合办学项目,与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联办同心班,完成360人招生任务,配合农业部组织实施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1100人。 实施“改善民生”工程,解决重点民生问题 解决上学难问题。共协调帮扶资金333万元在黔西县援建了15所希望小学、1个教学点和一个“爱心家园”教师宿舍,解决了4000多名学生的上学难问题;联系会员企业捐赠价值近100万元的图书20000多册,在新仁等4个乡镇援建了4个电脑室、5个图书室、2000多套校服、1000多套学生行李;累计引进助学资金70多万元,资助50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组织2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参加“思源扬帆计划”暑期夏令营培训。 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先后引进帮扶资金348.88万元,援建人畜饮水工程15个、小水窖1528口,维修水利工程1个,共解决了近万人、上千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实施沼气池建设。共捐资48万元援建沼气池500口,既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燃煤难问题,又保护了生态,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工程。投入帮扶资金近300万元,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对新仁乡化屋村的175户民居进行全面改造,并对近万平方米的户间便道和院坝进行硬化铺设。 解决就医难问题。捐赠医疗设备价值达200万元,其中捐赠救护车29台,实现了乡镇、街道医院救护车全覆盖。多次组织专家到黔西开展义诊活动,促成2010年全国“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黔西举行,国家14个部委领导到黔西开展帮扶工作。每年“扶贫日”系列活动丰富多彩,既组织专家开展了考察、座谈、义诊等活动,又实施了“同心温暖工程”等项目。 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民建中央先后投入抗旱救灾资金1430万元帮助解决群众因灾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援建产业发展资金4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0万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在环境保护上下功夫 民建中央帮助启动了黔西县优质枇杷、速生杨树、花卉、生姜、樱桃示范种植。实施优质枇杷示范种植500亩、生姜示范种植1000亩、玛瑙樱桃示范种植214亩,帮助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个,共拉动各类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捐资2万元协助在新仁乡仁慕村启动500亩优质枇杷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协调会员企业捐赠130万株的速生杨树苗,引入会员在黔西发展花卉种植。为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种植,投资6万元先后实施生姜示范种植800亩,先期投入资金20万元示范种植14亩玛瑙红樱桃,至2011年,又投入资金100万元在群益、化屋实施200亩玛瑙樱桃种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民建中央还在黔西县素朴镇结合退耕还林、荒山荒坡治理工程引进优良果树品种,在古胜种植核桃、板栗、金银花。创建“同心•思源生态农业示范园”1个,投入资金100万元实施绿化乡大海子人饮水源点保护(一期)工程;组织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捐赠30万元支持黔西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老龄活动中心配套项目建设,在协和镇建设了“民建花卉科技示范园”和“同心•思源生态农业示范园”等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推动黔西县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转型跨越目标,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实施“示范动”工程,推动“同心示范园”、“同心新村”和城市建设 引进会员企业积极参与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贵州北极熊实业有限公司、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家民建会员企业,在黔西县协和镇共同建设“同心•思源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种植高粱10000亩、茶叶3000亩、优质黑莓3000亩、蔬菜3000亩、试种中药材100亩,初步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的多重效应。引进民建会员在协和镇建设“民建科技扶贫示范园”,规划建设33800㎡,年总产值1050万元的花卉产业园,目前主要种植70亩非洲菊、50亩百合、30亩草莓、20亩玫瑰,百香果3000株的花卉产业园。 合力参与建设“同心新村”示范点,建设美丽乡村。 ——发挥民建优势,建设了新仁乡化屋“同心新村”。2004年,民建中央将黔西列为重点帮扶县,把新仁乡确定为重点帮扶乡,拉开了新仁乡嬗变的序幕。民建中央先后在化屋村投入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带动各类资金近3000多万元,投入新仁乡化屋村花坡场、舞台、码头、酒店、通村油路、沿湖路、通组水泥路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民居改造、小水窖和沼气池建设,以及生姜和樱桃、枇杷示范种植等一系列惠农项目,实施能繁母猪、肉牛滚动养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乡村旅游业迅速兴起,使化屋乌江源百里画廊风景区很快成为县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彰显合作力量,建设了绿化乡大海子“同心新村”。2011年中央统战部援助444万元,民建中央援助100万元,市、县级配套资金266万元共同建设。项目涉及“黔西北民居”新建及改造、庭院水泥硬化、安装路灯、建设环湖民族文化观光长廊、“同心亭”、垃圾池等八个项目。通过统一战线的同心共建,“同心”品牌的聚集效应得到体现,把大海子村建设成统一战线合作共建的“同心新村”。 ——整合统战资源,建设了杜鹃街道办事处乌骡坝“同心新村”。协调引进水西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6500万元修建集辐射带动、生产经营、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县统战部门协调县内4家民建会员企业及6家民营企业参与和支持该村建设,新建了同心路、同心文化长廊。促成民建会员贵州嘉业鑫隆实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300亩发展观光果园种植并实行林下养殖。引进民建会员贵州金三脚农业发展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流转200亩土地建设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民建毕节市工委、黔西县委统战部与民建宁波市委加强联系,协调了65万元,县筹集15万元合力建设了乌骡坝“同心文化”活动中心。现在的乌骡坝处处洋溢着安居乐业、文明和谐、富裕幸福的景象,体现了“小桥流水布依寨,桃花园里新农村”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017年的12000元。 引进“贵州同心商贸城”项目落户黔西,加快城市化进程。贵州同心商贸城是民建中央重点引进项目,是贵州省重点工程、贵州省“5个100”工程、中国市场“百城万亿”重点培育项目。项目由民建会员企业浙江润石集团投资建设,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近67亿元,其中约800亩一站式综合商贸批发市场,400亩城市综合体、800亩生态高端住宅。以一站式综合商贸批发市场、城市综合体、高端住宅区三大核心区为主,集义乌小商品城、建材家具、副食品、中药材、汽摩配、五金机电、板材型材、汽车4S店八大产业于一体。随着黔西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南部新城的快速发展,城市路网的建设,贵州同心商贸城即将成为黔西新的城市商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黔西城市化进程。 民建中央的帮扶硕果写在了黔西大地上,也写进了人民心里。2007年民建中央协调交通部门修建的新仁乡集镇至化屋村的旅游公路,打通了化屋村群众连接外面世界的通道,成为化屋群众的致富之路,当地苗族同胞都亲切地称为“民建路”,每逢新春佳节或苗族同胞的节日时,他们都会以载歌载舞、山歌对唱等方式来歌颂民建中央帮扶之情。 特 点 强化上下联动、高位推动、多级协作的帮扶机制 民建中央历届领导和有关人员每年都到黔西县调研、视察、指导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黔西事宜,将黔西县改革发展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甚至国家层面,通过顶层设计和建言献策来解决黔西县的问题;建立联络联系工作制度,每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率队到民建中央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建立东部十省市民建组织对口帮扶机制,成立联络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下设十个工作小组分别对应东部10个省市开展联络联系工作;完善干部挂职机制,连续派出干部到黔西县挂职,直接参与黔西县建设。通过各层次、多方面的联动,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聚焦深度贫困,探索结对帮扶精准施策的帮扶模式 针对2017年黔西县代表毕节试验区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的任务,民建中央采取“民建中央+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民建东部10省市+民建贵州省委、民建重庆市委、民建宁波市委等组织”模式,即(“1+10+N”模式)推动黔西县16个贫困村(其中14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动员民建东部10省市及民建贵州省委、民建重庆市委和民建宁波市委等省市民建组织结对帮扶黔西14个深度贫困村和2个贫困村,实施短、中、长期项目帮扶,目前已先后15批次270多人深入结对村调研对接,投入资金603.41万元,开展项目21个,为全县实现脱贫摘帽注入了新活力。 深化同心之路,形成多党合作示范效应的毕节经验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谋划试验区帮扶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党派实际和地方实际出发确立和完善帮扶思路,确保帮扶计划与方案和地方的整体规划、工作部署相匹配;坚持共同研究、充分协商,加强与地方的工作沟通,总结交流帮扶经验,共同研究困难和问题;坚持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统一战线各帮扶单位打破地域界限,加强资源整合,形成优势叠加。 在多党合作助推毕节试验区扶贫攻坚的长期实践中,民建中央为黔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黔西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黔西县在民建中央的帮助下,在实现脱贫摘帽任务基础上,正发挥优势,凝聚力量,努力成为“改革试验先行者、经济发展桥头堡、全域旅游示范区、毕节形象展示窗”。